一、小區生活污水處理設備介紹:
小區生活污水處理設備主要用于生活污水和與之類似的工業有機廢水的處理,其主要處理方法是采用目前較為成熟的生化處理技術——生物接觸氧化法。根據要求靈活采用玻璃鋼、碳鋼、不銹鋼等材質,全套裝置施工簡單、操作容易,自動化控制,可根據用戶實際情況布置,具有耐腐蝕、抗老化性等優良特性、使用壽命長達50年以上。

二、生活污水處理設備處理方案:
1.排放標準:《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
2.污水處理工程工藝流程:厭氧(A)+缺氧(A)+好氧(O)+二沉池;
3.出水去向:經過本污水處理設備處理后的污水直接排放。

三、小區污水處理設備填料的區別:
1、 彈性填料:該填料篩選了聚烯烴類和聚酰胺中的幾種品種,混合以親水、吸附、抗熱氧等助劑,采用拉絲制毛工藝,絲條呈立體排列輻射狀態,在長時間的運行過程中才能獲得愈來愈大的比表面積,而進行良好的新陳代謝。
2、組合型填料:是新一代節能新穎填料。其結構是將塑料圓片壓扣改成雙圈大塑料環,將醛化纖維或滌綸絲壓在環的環圈上,使纖維束均勻分布;內圈是雪花狀塑料枝條。具有散熱性能高,阻力小,布水、布氣性能好,掛膜迅速,又有切割氣泡作用,提高氧的轉移速率和利用率,使水氣生物膜得到充分交換,使水中的有機物得到處理。

三、住宅小區污水處理設備優點:
1、抗沖擊負荷的能力強,接觸氧化法的平均停留時間在6小時以上;
2、具有脫氮除磷能力,并可以通過調節設備的構造,達到處理工業廢水,生活污水,城市污水的能力;
3、接觸氧化池內的填料多為組合軟填料,質輕、高強、物理化學性質穩定,比表面積大,生物膜附著能力強,污水與生物膜的接觸效率高;
4、接觸氧化池內采用曝氣器進行鼓風曝氣,使纖維束不斷漂動,曝氣均勻,微生物生長成熟,具有活性污泥法的特征;
5、出水水質穩定,污泥產量少并易于處理;
6、潛水泵中可設于設備之中,減少工程投資。
 
四、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工藝設施:
(1)格柵井,設置目的:在生活污水進入調節池前設置一道格柵,用以去除生活污水中的軟性纏繞物、 較大固顆粒雜物及飄浮物,從而保護續工作水泵使用壽命并降低系統處理工作負荷。
(2)調節池,設置目的:生活污水經格柵處理后進人調節池進行水量、水質的調節均化,保證后續生化處理系統水量、水質的均衡、穩定,污水中有機物起到一定的降解功效,提高整個系統的抗沖擊性能和處理效果。
(3)調節池提升水泵,設置目的:調節池內設置潛污泵,經均量,均質的污水提升至后級處理。
(4)A級生物處理池(缺氧池),設置目的:將污水進一步混合, 充分利用池內生物彈性填料作為細菌載體,靠兼氧做生物將污水中難溶解有機物轉化為可溶解性有機物,將大分子有機物水解成小分子有機物,以利于后道O級生物處理池進一步氧化分解,同時通過回流的硝炭氮在硝化菌的作用下,可進行部分硝化和反硝化,去除氨氮。
(5)O級生物處理池(生物接觸氧化池),設置目的:該池為本污水處理的核心部分,分二段,前一段在較高的有機負荷下,通過附著于填料上的大量不同種屬的微生物群落共同參與下的生化降解和吸附作用,去除污水中的各種有機物質,使污水中的有機物含量幅度降低。后段在有機負荷較低的情況下,通過確化菌的作用,在氧量充足的條件下降解污水中的氨氣,同時也使污水中的COD 值降低到更低的水平,使污水得以凈化。
(6)沉淀池,設置日的:進行固液分離去除生化池中剝落下來的生物膜和懸浮污泥,使污水真正凈化。
(7)消毒池,設置目的:二沉池出水流入消毒池進行消毒,使出水水質符合衛生指標要求,合格外排。
(8)污泥池,設置目的:二沉池排泥定時排入污泥池,進行污泥濃縮,和好氧消化,污泥上清液回流排入調節池再處理,剩余污泥定期抽吸外運(每年二至三次)。
(9)風機,設置目的:供O級生化池、調節池充氧曝氣,攪拌、和污泥提升、污泥消化。

五、污水處理設備工藝特點:
(1)、由于污水凈化系統采用技術密集度較高的工藝流程和內部結構,污染物去除率高,處理效果好;
(2)、運行微動力消耗,低噪聲污染;
(3)、生物接觸氧化基本不存在污泥膨脹問題,運行管理簡便;
(4)、由于生物固體量多,水流又屬于完全混合型,因此生物接觸氧化池對水質水量的驟變有較強的適應能力。

六、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技術服務:
①、為安裝的全過程提供監督服務和技術指導,對設備安裝完成狀態進行確認,經供方確認安裝正確后進入下一步調試階段。
②、供方與需方共同制定調試方案,并負責調試,對調試設備做必要的技術指導和技術支持。
③、在安裝、調試期間,供方技術人員詳細講解技術文件,進行必要的示范操作,解決技術難題,解答需方在合同范圍內提出的技術問題,負責對買方操作、維修人員在現場進行業務培訓。

|